2022年3月,陕西正式亮出一套改革“组合拳”,以“三项改革”,为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清障”“护航”,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为生产力。
从第一批“解放”牌汽车问世到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产线,从许海峰“零的突破”到郑钦文在红土场纵情呐喊,行走在交错光影间,仿佛进入了一段时光之旅。
新华社西安10月10日电(记者季嘉东)亚洲群众体育协会(ASFAA)第54届执委会9日在西安举行,确定每年3月21日为“亚洲太极拳日”,在成员国家和地区统一开展太极拳推广活动。
近年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提升了陕西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
记者近期从秦巴山区到黄土高原一路前行,看到随着西康高铁、西延高铁、西十高铁等交通网络加快编织,一大批乡村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记者从西安市政府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的全球排名连续攀升,由2022年的第22位,跃升至全球第18位。同时,截至今年6月,西安全市共有有效发明专利9.96万件,同比增长19.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6.628件,同比增长18%。
备忘录包括探索秦岭区域协同立法、共同推动秦岭保护国家立法、联合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共同推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执法和司法保护协同、建立工作交流机制、共同加强宣传引导等8项内容。
几乎每个天气晴好的傍晚,在陕西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都能看见一支社区舞蹈队,带领居民在社区文化广场上跳舞、消遣。舞蹈队的一名骨干队员杨燕告诉记者,今年来,镇上和社区在文化广场上建设了“群众文化大舞台”,并配备灯光和音响,为群众载歌载舞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10月8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甘肃信达监理、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的西康高铁秦岭太兴山隧道出口至3号斜井区间双线顺利贯通。截至目前,秦岭太兴山隧道已经完成87%,为全隧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庆假期,西安公安等部门参与,交警等多警种协同,在主干道路、各大商圈等,有效布置、安排警力,为群众旅游出行、就近办事等提供全方位保障。
秦岭脚下的陕西西安市周至县,近三分之二面积被森林覆盖,因土壤肥沃、粮食丰产,自古就有“金周至”的美誉。但“金周至”曾一度黯然失色,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全面实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通过系统治理、协同保护、合力治水,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记者近期从秦巴山区到黄土高原一路前行,看到随着西康高铁、西延高铁、西十高铁等交通网络加快编织,一大批乡村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条条在建的“新路”正激活乡亲们的发展思路、点亮他们的梦想。
秦岭脚下的西安市周至县,近三分之二面积被森林覆盖,因土壤肥沃、粮食丰产,自古就有“金周至”的美誉。但“金周至”曾一度黯然失色:产业路径不清、群众增收缓慢、信访高发,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
小提琴、唢呐、电吉他、架子鼓……在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一曲中西乐器现场合奏的《云宫迅音》不仅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欣赏,还登上了抖音本地热榜。
"2023年,全省工业非公有制增加值达到7488.65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6.5%,比2013年提高8.3个百分点。"
"10月1日加开的191列客运列车中,跨省直通列车53列,主要集中在西安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太原方向;管内加开列车138列,主要集中在汉中、宝鸡、彬州、大荔、榆林、延安、安康、韩城方向。"
9月28日晚,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文化馆承办的“强国复兴有我—歌唱祖国幸福三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陕西省群众合唱展演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举办。
新华社西安9月30日电(记者杨一苗)为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陕西多家博物馆将在国庆假期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同时一些博物馆近期还推出了新展及文博体验活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日发布自研的“慧通大模型”,可以帮助老师生成教案、辅助学生进行答疑等,覆盖了高校教、学、管、评等业务范围,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智能化便利。
2024年9月29日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这是呼吁全球公众提高对心脏健康意识的日子。心脏作为身体的“劳模”器官,一旦发病,会导致全身受累。心脏常见疾病有哪几种?哪些不良习惯会“伤心”?爱心护心应该怎么做?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这是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陕西省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条例》中的一项内容。条例旨在推动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行走西安·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多语种翻译研修班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携手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旨在通过西安丰富的文化和科技资源,采用创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卓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海外中文翻译人才,为学员提供了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互鉴搭建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