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0月17日电(记者刘彤)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16日表示,近年来,随着协同治理机制持续发力,在2023年陕西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新收金融案件同比下降20.67%的基础上,这一数字2024年同比再降9.82%。
巩富文说,陕西全省法院深化“示范判决+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试点推行“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累计开具证明3194份,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诉讼成本。
“当前,陕西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陕西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新形势下,完整准确落实中央金融政策、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司法与金融监管部门打破部门壁垒,强化监管合力,同频共振,优势互补。”巩富文表示。
巩富文说,通过持续深化金融协同治理,近年来,陕西省法院、金融监管局等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推动金融司法与监管高效统一,有效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金融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西安市未央区通过创新构建“法院+金调委+金融机构”联动机制,2024年审结涉金融企业纠纷3532件,平均审理时长仅10.89天;在杭州某资产管理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中,主审法院对“应收账款转让+票据背书”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给予司法确认;汉中法院通过重整程序帮助陕南医药公司等16家企业重生,化解金融债务9.93亿元,实现“破产不停产,员工不失业”。
陕西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向东、陕西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兴龙等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发展和安全。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强化金融司法与监管协同,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实践。陕西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全省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