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怀抱中,延安市黄龙县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到渔业小镇的“赛事+文旅”融合,再到中蜂养殖与中药材产业的标准化升级,黄龙县正以多元产业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苹果产业:科技赋能,矮化密植结出“致富果”
走进黄龙县三岔镇四条梁村的省级苹果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示范区,连片矮化苹果园郁郁葱葱,秦脆、瑞雪等新品种果树长势喜人。这片占地1369亩的示范园,是黄龙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过去乔化果园挂果晚、效益低,现在改用青砧大苗建园,三年就能见效!”三岔镇干部袁晗介绍,针对传统果园管理成本高、抗旱性差等问题,当地引进“3332”模式,通过“三强树势”(强根系、强干性、强萌芽)、“三肥匹配”(底肥+追肥+绿肥)、“三项管理”(早拉枝、强拉枝、多留枝)和“两法蓄水”(地布覆盖+坑施肥水),实现苹果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科技支撑是关键。示范园聘请延安市果业研究中心专家全程指导,咸恒青砧公司定期培训果农,县果业中心遴选21名技术员扎根田间,培养120名乡土人才。
目前,黄龙县苹果面积达11.8万亩,其中矮化苹果2.4万亩,农村居民人均果业收入2.47万元,果农人均收入9.27万元,“小苹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渔业小镇:赛事引流,三产融合激活“水经济”
在黄龙县石堡镇,一座以渔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正悄然崛起。
作为西北唯一的国标千人垂钓基地,从省级联赛到全国性盛会,这里已举办209场高标准赛事,吸引30余万名钓友和游客,赛事期间,县城酒店入住率连日攀升、特色餐饮排起长队,全年带动旅游消费超千万元。"以前村上冷清,现在赛事一来,家家户户都忙得脚不沾地!"乡情农家乐老板王大姐笑着感慨。
垂钓赛事不仅带火了"流量",更激活了"留量"。许多钓友从"一日赛"变成"多日游",带动周边民宿、露营地持续火爆,甚至衍生出"钓鱼+摄影""钓鱼+研学"等个性化需求,为小镇经济注入多元活力。
如果说赛事是引流的"引擎",那么"渔文旅"融合则是留客的"密码"。小镇建设由30亩工厂化车间和150亩池塘组成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主要养殖加州鲈、红罗非、三文鱼等5种中高档食用鱼和短尾狮、孔雀翎15种观赏鱼,年产量480吨,筑牢生态产业根基。同时,打造浪遏飞舟、人面渔桥等9大渔文化场景,开发全鱼盛宴、鱼火锅等特色美食,引入非遗体验、咖啡书屋等业态,形成“吃住游娱学”一体化服务链。渔业养殖示范区、渔猎文化研学基地、中草药康养基地等项目,更让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
据介绍,石堡镇通过“支部+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园区务工、民宿经营等多渠道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蜂养殖:标准引领,甜蜜产业酿出“金饭碗”
黄龙县森林覆盖率达87%,被誉为“黄河绿洲”,是中蜂养殖的黄龙县森林覆盖率达87%,被誉为“黄河绿洲”,是中蜂养殖的天然乐园。2015年建成的中蜂产业现代示范园区,集培训、保种、加工、销售于一体,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成为生态旅游新亮点。
“过去养蜂靠经验,现在靠技术。”蜂农们在县养蜂试验站指导下,采用活框养殖和中蜂浅继箱成熟蜜脾生产技术,收入翻番。2024年,黄龙县生产成熟蜜脾10万张,蜂蜜产量达1450吨,产值超9600万元。
“黄龙蜂蜜”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连续荣获全国蜂业大奖赛金奖。县里培育1个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蜂蜜水、面膜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黄龙县成立县级养蜂试验站,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累计培训1900余人次,认定“黄龙养蜂师”劳务品牌,带动3400余人就业创业。目前,全县养蜂9.3万箱,建成31个标准化示范场,蜂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之一。
黄龙县的发展密码,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8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称号。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工业”多轮驱动,黄龙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优势,未来将围绕苹果、渔业、中蜂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黄龙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中药材产业:生态赋能,多元融合谱新篇
黄龙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现存野生药用植物128科331种,栽培道地药材10余种,1985年被批准为连翘生产基地县。近年来纳入“4+X”生态农业体系,统筹野生抚育与良种培育。构建“一带三区”空间架构,利用野生连翘、光伏板下、林下及荒山资源,种植面积达3.7万亩,预计产值6200万元。
科技赋能方面,建成连翘种质资源圃,推动良种繁育工厂化,并通过奖补政策倒逼标准化生产。业态融合上,推广套种模式,与药企合作种植药用菊花,带动农民增收,形成多业融合格局。
黄龙县的发展密码,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8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称号。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工业”多轮驱动,黄龙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优势,未来将围绕苹果、渔业、中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黄龙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