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聚氯乙烯专列从榆林曹家伙场站缓缓驶出。 受访者供图
7月25日,一列满载聚氯乙烯的货物列车从榆林曹家伙场站缓缓驶出,标志着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聚氯乙烯专列成功开行,陕北煤化工产品物流模式实现新突破。此举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为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公转铁”项目的最新举措。
西安铁路物流中心陕北区域营销总监顾向阳介绍,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是一种创新的运输组织模式,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一次结算”,实现铁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该趟货物采用铁路集装箱装运,从榆林出发,经铁路直达天津港后海运至广州港,最终通过公路疏港配送到下游企业仓库。
“‘一单制’减少了货主与铁路、航运等多个承运单位逐一沟通协商单证交接、短驳运输、货物换装等环节,大幅精简手续流程。”顾向阳说,这趟专列还采取“一箱制”运输模式,货物从上游工厂到终端客户全程“不换箱、不开箱”,有效降低货损与装卸成本。
为做好“一单制”货物运输服务,西安铁路局联合集装箱公司、安通物流等实施“铁港航”价格联动,有效降低企业全程物流成本。“相比原来的运输方式,铁水联运‘一单制’专列能为公司降低约15%的运输成本,提升10%的运输时效,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营销部部长王振东表示。
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积极推动“公转铁”项目实施,与梁山港、龙拱港、安通物流等开展合作,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为陕煤外运赋能。作为陕北煤化工首个“公转铁”项目,铁水联运“一单制”聚氯乙烯专列的成功开行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了样板,开启了煤化工产品外运新通道。
“我们加强与港口、船运公司等单位的协作配合,科学安排列车运行时间,为企业货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西安铁路物流中心曹家伙场营业部经理蒋峰说,“公转铁”项目预计带动陕北煤化工产品年增量超20万吨,助推区域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下一步,西安铁路局将持续完善铁水联运服务网络,复制推广“一单制”经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公转铁”项目实施,为更多陕西制造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经济的物流通道。(记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