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日,在“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上,西安凭借突出的产业规模和持续的内容创新优势,荣膺“年度微短剧上镜城市”称号。同时,西影传媒出品的《南辕北辙的我们》斩获“年度品质微短剧”奖项,彰显了西安在微短剧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创新实力。
西安成为中国微短剧产业领军城市
近年来,西安微短剧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全国100部微短剧中有60部诞生于西安”。2023年,西安以全国60%的微短剧产量、80%的爆款占比,以及《九霄龙帅》《镇域明王》等单部票房破亿作品,成为中国微短剧产业的领军城市。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西安构建的“15分钟全产业链生态圈”在发挥关键作用。
西咸新区的十里沣河影视基地,拥有超1万平方米的室内场景,并整合诗经里、茯茶镇等外景资源,总拍摄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实现日均10个剧组并行拍摄、月产150部作品的高效产出。这里具备100多个实景拍摄场景和200多人的后期团队,从剧本创作到特效制作、流量投放,微短剧制作全流程均可一站式完成。此外,西影风雷年代影视基地、造梦工厂影视基地、秦汉影视城、未央视频文化产业园等各具特色的影视基地相互补充,形成全国罕见的影视基地矩阵,为微短剧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拍摄场景和完善的配套服务。
在政策引导下,西安微短剧正加速向精品化转型。陕西省委宣传部公布的“202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中,西咸新区6部作品入选。西影传媒的《幻境妙音》以XR技术展现陕北民歌非遗魅力,《长乐长歌》作为国内首部工业遗产主题短剧,均入选西影视频2025年度精品微短剧计划,体现了西安在重大题材创作上的突破。同时,西安微短剧创作题材多样,竖屏秦腔剧《火焰驹之烈焰不灭》、展现陕北风貌的《遗产继承人》、融入盛唐元素的《唐探之盛世少年》、展现情报斗争故事的《黄河密码》、反诈题材的《银发陷阱》和普法短剧《我能预见成功率》等,通过深入现实生活、结合不同领域,实现内容提质升级。
去年,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相关扶持措施,设立产业扶持资金,计划推出精品微短剧,培育领军企业。
积极探索“微短剧+文旅”模式
近年来,西安还积极探索“微短剧+文旅”模式。西影的《长乐长歌》呈现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唐探之盛世少年》融入盛唐元素,《南辕北辙的我们》在西安20余处实景拍摄,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上涨30%。据统计,丝路欢乐世界拍摄基地年接待剧组超200个,直接拉动周边文旅消费近亿元。2024年,十里沣河影视基地引入版权基金,推动企业转型,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奖,验证了西安微短剧的海外市场潜力。陕西师范大学牛鸿英教授指出,西安正以“影视+文旅+科技”的三维模式,重构微短剧的文化与经济价值闭环。
从“短剧之都”迈向“精品高地”,西安微短剧产业在保持工业化效率的同时,以获奖作品为标杆,实现流量与品质的双赢,在数字时代书写着新的文化生产范式,成为西安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记者杨明 实习生李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