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基地2号厂房,生产设备有序运转。记者 田若楠摄
今年以来,陕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经济运行持续向新向好,呈现总体平稳、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2%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50%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
进出口同比增长7.5%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8%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6.2%
城镇新增就业27.6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近七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
本报记者 苏怡
7月23日,陕西经济“半年报”发布——
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如何看待这份“半年报”?
向外,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向内,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持续回升面临诸多挑战。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今年以来,陕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经济运行持续向新向好,呈现总体平稳、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
从当前和长远看,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看大盘 “稳”的态势延续
盘点“三夏”,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杨居村种粮大户徐阳明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他的500亩“吨半田”小麦产量再创新高,百亩攻关田亩产突破800公斤。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小麦、油菜收获归仓,玉米、水稻播种完毕,补种改种扩种任务超额完成……上半年,陕西种植业总体平稳,产值同比增长3.1%,夏粮产量达453.01万吨。
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期,陕西最大的发电企业——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内机声隆隆,发电机组全力运行。
“高温持续,负荷跟着升高。”灞桥热电厂变电班班长刘伟说,维护人员进入“备战”状态,要让每块煤安全高效地转化为电能。
煤场作为发电“粮仓”,非常关键。今年以来,陕西紧盯生产、供应、运输、监测等重点环节,“煤电气”开足马力保供给。上半年,全省能源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8.5%。
供给有力,电力“满格”。截至7月2日,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今年累计发电量超313亿千瓦时,为全省生产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陕西,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陕西重点行业企业铆足干劲,掀起生产热潮。
“大伙儿一直在赶订单。”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王锋刚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6%,桥总成产销同比增长10%。
忙生产、赶订单、拓市场,拼搏奋进的热潮席卷三秦大地。
上半年,陕西非能工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4%。
“之前我看上了一款冰箱,原价是9999元。”西安市民刘盈说,“现在有国补政策,优惠下来只花费6200元,太划算了。”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陕西加力扩围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市场活力逐步增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6.3%,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6%。
“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上半年陕西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清升说。
看活力 “新”的动能积蓄
仔细梳理“半年报”,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陕西经济的新活力——
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等高速铁路“五线并进”,建设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眉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桥面铺装超90%……
上半年,陕西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52亿元,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力,陕西下好投资“先手棋”,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效果显现,社会预期明显增强。上半年,陕西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同比增长13.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7.2%。
印发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上半年,陕西新增“五上”企业3952户,同比增长18.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49.8%,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美光芯片封测及半导体设备升级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奕斯伟二期等项目逐步投产达效……上半年,陕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较一季度加快16.3个百分点。
表现同样亮眼的还有汽车产业。上半年,陕西汽车产量94.28万辆,同比增长25.2%;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和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合计实现产值3169.44亿元,占全省34条产业链总产值的27.66%。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陕西通过内培外引,持续增强产业发展韧性,聚集了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当前,陕西正处于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
面对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陕西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优势领域,构建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梯次发展格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上半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6.8%、9.7%。
汽车制造业势头强劲,光伏产业全国领先,航空、半导体、光子等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正在三秦大地不断涌现。
看潜力 “好”的成效鲜明
走过量增质升的“上半场”,陕西经济迈入值得期待的“下半场”。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刷新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攻克高功率激光领域核心技术难题、完成西安至湖北段2061公里单纤双波长时间传递系统设备安装与性能测试……
在科研、人才、资金等“加持”下,一项项创新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50%,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一……
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逐步提高,发展质效明显。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友城增至120个、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阿拉木图投用、新增西安直飞塔什干航线……
上半年,陕西进出口同比增长7.5%,较一季度加快9个百分点;“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7.8%。
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研学游、赛事游、假日经济……陕西发布系列文旅惠民举措,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深挖消费潜力。
上半年,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常态化开展就业公共服务进校园和“乐业陕西‘就’在三秦”系列招聘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89场,提供岗位67万个。
上半年,陕西城镇新增就业27.66万人,同比增加1.77万人,完成全年40万人任务的近七成。
民生改善持续向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6元,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6.2%,增速均居全国第五位。
上半年,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上半年,陕西交出了质效双升的发展答卷。但也要看到,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犹存,经济回升向好仍需不断巩固。”胡清升说。
全省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加力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