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镇安县沟壑纵横,山地耕作长期是这里农户的难题。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工匠工作室近来改良的“铁牛”培土机,有效地助力山地农耕,提高了农业效率。
夏日清晨的镇安县米粮镇光明村,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农户邓大勇家的坡地里,一台改良后的培土机正轰鸣作业。“在这块坡地,往年五口人得干三天,垄高不到20厘米,一场雨就塌。”邓大勇说,“如今,改良后的‘铁牛’培土机,一天能顶五个人工,根能扎半米深,今年抗旱移栽全靠它。”
邓大勇口中的“铁牛”培土机,就是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工匠工作室的研发成果。“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位于秦巴山区的镇安县沟壑纵横,山地土壤坚硬多碎石,镇安山地土壤坚硬多碎石,普通培土机存在下土浅、碎土差、坡地打滑,山地耕作是这里农户长期面临的难题等问题。
为破解当地烟农耕作难题,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工匠工作室创新工匠工作室的技术员柴旺带领团队在田间支起了“露天实验室”。
(图为柴旺带领QC小组人员使用切割机改装刀片)
刀片打滑,就用高强度钢材焊接成锯齿状“破土齿”,增强抓地力;培土板拢土不稳,便用量角器反复调试弧度;坡地侧滑,就加固牵引架,调整连接角度......经过多轮改良,新的培土机终于适配了山地农耕作业。
(图为“铁牛”培土机成品图)
今年开春,改良后的“铁牛”培土机开始在镇安县米粮镇烟田进行推广。经实测,用新的培土机后,单亩培土用工从2个降至0.8个,机械化覆盖率提升近30%,垄体高度、紧实度等关键指标较改良前提高40%以上,土壤保水等能力增强,烟叶等作物抗倒伏性显著提升。
据了解,近年来,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工匠工作室围绕山地农耕痛点开展了20余项技术攻关。从智慧农田到烟叶烘烤,一系列“微创新”落地,以科技赋能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王文玥 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