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晚不代表热得晚 近十年“最短”三伏天来了-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7/ 21 09:23:10
来源:西安晚报

入伏晚不代表热得晚 近十年“最短”三伏天来了

字体:

  本轮降雨已基本结束,受台风外围水汽影响,预计今日白天我市云量较多,有分散性阵雨或小雨。后期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影响,气温逐渐回升,午后至傍晚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

  西安市气象台特别提醒,由于前期降雨强度强、局地累积雨量大,且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强降雨影响区域的城乡积涝、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及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仍然较高,请务必注意防范。

  7月20日正式入伏,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今年三伏天至8月18日结束,共30天,打破了近十年“40天超长三伏”的惯例。今年初伏: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伏:7月30日-8月8日(10天),末伏:8月9日-8月18日(10天)。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具体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每年夏至日相对固定,一般在6月21、22日,但天干、地支的纪日系统中每年夏至日对应的干支却不同,就导致入伏有早晚,最早出现在7月11日,最晚能推迟到7月21日,前后相差了10天。今年入伏相对较晚,但入伏晚不代表就热得晚。气象专家表示,伏天长短与热度并无直接关联,40天的加长版三伏也会出现阶段性凉爽,而30天的短三伏也可能遭遇持续高温。另外,根据1961年到2024年气象大数据判断,随着气候变暖,我国天气也在变热,尤其2010年之后,我国平均气温屡创新高。

  西安未来几天具体预报如下:21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24℃~31℃;22日多云转晴天,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24℃~33℃;23日多云间晴天,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25℃~34℃;24日多云间晴天,26℃~36℃;25日多云,27℃~37℃;26日多云转晴天,27℃~38℃;27日晴天间多云,26℃~39℃。(记者 王海鹏) 

【纠错】 【责任编辑:王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