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实习,转眼已到毕业季,安康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王家怡回到西安,打算在这里找一份工作。
“之前侧重于线上找工作,现在毕业了,有更多时间跑线下招聘会。”7月11日,在2025年西安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王家怡带着精心准备的求职资料,向多家有意向的用人单位投了简历。
“今天来的企业挺多,也有许多康养机构过来招人,岗位要求和我所学专业比较契合。”王家怡告诉记者,他已经和3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交谈,这些单位需要他们专业的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金三银四”的春季招聘季,到毕业季攻坚期,西安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西安市人社局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打出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稳就业,包括出台促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10项措施、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建设5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文件。
“今年以来,西安市、区两级多方联动,一方面下沉高校院系,深入了解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需求;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和高校院系见面会,促进双方精准对接,提高招聘效率和就业质量。”西安市人社局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军锋说。
同时,西安市建立“一企一策”用工清单,发布《春季企业用工白皮书》,帮助535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2750人。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25个、校园驿站11个、零工驿站8个。截至7月初,西安市累计举办就业创业活动57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6.5万个。
为充分挖掘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有更多求职选择,西安市不仅携手省内兄弟城市开展跨区域联合招聘,还邀请其他省份的用人单位组团来西安招聘。
“西安高校众多、人才济济,我们专程从江苏赶来。这边许多高校开设的专业与我们的用人需求也匹配。”7月11日,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黄豪杰告诉记者,企业与西安高校共建了产学研平台,会特意为西安的岗位招募一定数量的毕业生。
今年以来,西安市启动“千企高校行”等专项活动,全市举办人社服务进校园活动428场,提供市场化就业岗位16.78万个、见习岗位1.09万个。
如今,在西安市各类招聘会上,组织者现场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并提供公益性岗位信息、免费培训信息。
为进一步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西安市人社局还在每场招聘会现场设置了人社服务专区与职业指导专区,邀请就业指导老师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诊断等服务。
“目前来找工作的许多求职者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在调整指导内容。”就业指导老师罗卫国告诉记者,当前,已经离校的毕业生求职压力较大,需要尽快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路径,这也利于他们在短期内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
据悉,西安市还精心组织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等就业公共服务活动,加大市场化就业岗位供给;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行动,用心用情提供“1131”服务;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千企高校行’等就业服务活动,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持续有力支持。”西安市人社局副局长潘皓亮说。
此外,西安市人社局将加大就业市场监管力度,聚焦应聘、实习、毕业、入职、创业全过程,强化督促检查和数据监测,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就业歧视、非法中介、虚假招聘等行为,维护好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权益,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记者 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