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安:这位 “警蓝书记” 治理社区有秘方-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7/ 15 18:00:13
来源:西安市公安局

西安公安:这位 “警蓝书记” 治理社区有秘方

字体:

  “基层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暖人心的服务。”翻开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汉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景云的工作笔记,扉页上的这句话格外醒目。这位被张店村村民亲切称为“警蓝书记”的民警,用三年多时间,将一个治安乱点打造成平安标杆,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社区治理“秘方”。

  警村联席“诸葛亮”会

  每周一次的警村联席会,是李景云带着“老伙计们”破解社区难题的“诸葛亮会”,也是他社区治理的秘方,哪家院墙纠纷未解,哪户租房矛盾又起,他都如数家珍。

  2021年李景云刚接手张店村时,全村近万人,七成是流动人口,纠纷不断,警情高发。李景云主动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创新建立“主体联动、阵地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机制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将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这项制度的重要载体就是警村联席会。

  2024年7月,村里发生了一场建房纠纷,村民老张和老李为了两家院墙建设而产生矛盾分歧。社区民警李景云、社区辅警小史、治安协理员小张、网格员小延,连村里有名的“和事佬”杨大爷都拎着保温杯凑过来,大家拧成一股绳解决这起纠纷。李景云带着司法干部,拿着土地确权证,来到两家院子里,一条线一条线地比对,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俩人握手言和。

  科技让主动警务“如虎添翼”

  李景云针对城中村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创造性推出的“以房管人+雪亮工程”动态管控机制。在半年内让监控覆盖率从30%提升到100%。如今走在张店村,每条巷子拐角都能看到闪烁的电子眼,村口的智慧大屏实时显示着人员流动数据。

  在李景云的倡议下,张店村还组建起了一支专业化治安巡防队。16名队员每日骑着电动巡逻车穿梭街巷,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派出所警情分析研判、网格化巡逻相配合,形成“点线面”互通的巡逻防控网,实现巡逻跟着警情走,这支队伍还负责沟通协调和处置一般突发案事件,向群众普及防火防盗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实排除隐患,有效降控发案。“我们把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巡防队员,哪里警情高就往哪里盯。”李景云介绍道。

  做老百姓的“家里人”

  在张店村的青石板路上,总能看见这样的画面:警务室的玻璃门刚推开条缝,就有村民踮脚往里探——“李书记,我家孙子的居住证该咋办?”“李警官,我孩子报志愿这么多学校怎么报啊?”而坐在办公桌后的李景云,总是笑着应下:“别急,慢慢说,我给您理清楚。”

  这间不足20平米的警务室,早被李景云改造成“百姓管家服务站”。靠墙的柜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各类业务手册:有红皮的“各类宣传教育手册”,蓝皮的“反诈宣传资料”,甚至连“电动车上牌流程”都有详细版。

  自管理张店村以来,李景云共化解矛盾纠纷百余起,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65%,诈骗警情同比下降61.2%。从治安乱点到平安标杆,张店村的蜕变印证着“警蓝书记”的治理智慧。正如李景云笔记本扉页所写:“基层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暖人心的服务。”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生动的基层注脚。(遆钊)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