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吴起大地上,微风拂过,油田林海泛起层层绿浪,新质生产力的脉动强劲有力;田间地头里,干群齐心抗旱保粮的故事温暖人心;项目建设一线,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的吴起县,正以一份沉甸甸的“期中答卷”展现着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今年一季度,吴起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效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地方财政收入更是以21.7%的增速“领跑”。原油、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3%和6.2%,“钱袋子”愈发充盈。
油城破局,勇闯新赛道
曾经,油气产业撑起吴起经济的“半边天”。如今,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吴起县正加速蜕变。
走进吴起县工业园区,机器轰鸣与建设者的吆喝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
吴起县京润20万吨混合轻烃分离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紧张地进行设备调试。该项目负责人刘向银介绍说:“项目投产后,油气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升,为精细化工产业注入新动能。”
而在吴起鹏银西北大数据产业园工地,工人们忙着搭建数据中心的框架。“产业园依托吴起丰富的清洁能源,打造绿色数据中心,这是吴起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尝试。”该项目负责人郭威满怀期待地说。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吴起县原油、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新能源发电量达4.2亿千瓦时。随着一个个新项目的推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曾经的油城正向着油气开采、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精细化工“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加速迈进。
田野护梦,希望正生长
今年陕北干旱肆虐,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考验。吴起的田间地头里,干部群众携手抗旱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五谷城镇五谷城村,村民李宏光望着自家干涸的农田愁眉不展,就在他心急如焚时,县镇村的干部们如同及时雨般赶到了。他们带来了抽水设备,齐心协力帮着李大爷从机井抽水灌溉。
“要不是政府帮忙,今年我家的玉米苗可就全完了,这一年的辛苦也就白费了!”李宏光激动地说,眼中满是感激。
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吴起县成功完成了31.2万亩粮食播种,守住了百姓的“粮仓”。
除了保障粮食生产,吴起县的特色农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长官庙镇李沟村的苹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给果树套袋。他们的动作娴熟而迅速,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李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斌笑着说:“我们村种了2200多亩苹果,现在挂果的有1500多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收成应该和往年差不多。”
今年,吴起县列支1.29亿元支持农业,苹果挂果8.5万亩,瓜菜种植3.2万亩,81个规模养殖场开工建设,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城乡焕新,幸福再升级
漫步在吴起县城,改造后的长征广场以崭新面貌让人眼前一亮。在居宁花园小区,曾经斑驳的外墙重新粉刷,破旧的路面重新硬化,还新增了健身设施。“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居民王鑫辰满意地说。
今年以来,吴起县聚焦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狠抓规划、建设、治理三个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城市更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区排水防涝等有机更新项目8个,提标改造广场公园3个,新建成的长征体育运动公园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也让“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在民生保障方面,吴起县同样不遗余力。200辆共享电单车的投放,方便群众出行;新建新能源智慧充电站51座,让绿色出行成为可能;新增128个车位,缓解城区“停车难”;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让偏远山村的村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敬老院改造工程改善了老人们的居住条件。
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既守护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的红色根脉,又生长出了“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绿色希望,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精彩华章。(记者 高乐 通讯员 温巧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