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市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一户户农家门前的小菜园如翡翠般点缀着乡村画卷,黄瓜垂蔓、西红柿泛红,韭菜吐翠,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诗篇。方寸之间的“庭前小园”,不仅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更成为凤翔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生动实践。
近日,随着“与凤同翔·‘八场硬仗’看凤翔”全媒体调研采访团持续深入,在石头坡村,目睹了“庭前小园”如何以小切口撬动乡村发展大变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绿色家园。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作为凤翔区“庭前小园”建设的先行者,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介绍,石头坡村统一规划设计,为村民提供种子、菜苗和技术指导,引导村民根据自家门前空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种植蔬菜、花卉。
同时,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定期对各户的小菜园进行评比,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这一系列举措,让“庭前小园”从设想变为现实,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据了解,石头坡村是远近闻名的“大葱村”,在推进“庭前小园”建设过程中,村子巧妙地将大葱产业与小园经济相结合,打造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模式,既保留了传统产业优势,又拓展了新的增收路径。“家门口种菜方便又健康,还能增加收入。”村民李云云利用休假时间回家打理菜园说道,在家门口就能种上新鲜蔬菜,现摘现炒,吃得绿色健康。
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庭前小园”不仅扮靓了村庄的“面子”,更涵养了乡风文明的“里子”。随着小菜园的普及,村里的垃圾减少了,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如今的石头坡村,庭前小园花草芬芳,乡村小道整洁有序,大葱产业蓬勃发展,石头坡村的“颜值”正被不断刷新,村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凤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伟涛表示,今年以来,凤翔区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先行、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聚力打造农村“庭前小园”生态板块。截至目前,已在全区12个镇建设“庭前小园”街道112条,涉及农户2489户,打造了一批以石头坡村为代表的特色示范村和示范街道。这些示范点的成功实践,为全区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将实现“庭前小园”建设全覆盖,使“庭前小园”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确保“庭前小园”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凤翔区还探索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五包一网格”责任制和“五定”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日常维护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将“庭前小园”建设与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小园环境,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现如今,凤翔区的“庭前小园”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和“气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方寸之间的“庭前小园”正绘就着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舒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