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批样本数据近期上传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系统,陕西省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正式收官。这场历时20天的“国民体质监测”,覆盖西安、安康、延安三市30余个县(区)、超10000例城乡居民(3-6岁、20—59岁、60—79岁龄段),通过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核心指标,结合生活习惯问卷,精准描绘出革命老区、关中核心区、秦巴山区的“健康全景图”,为区域健康政策制定、全民健身服务优化提供了关键依据。
作为国家层面的“健康晴雨表”,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每五年一次,是观察国民健康水平最权威的“窗口”。陕西省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抽样调查既关注“能不能跑跳”的基础体能,也追踪“爬楼喘不喘”的功能状态,更通过问卷摸清“为什么不爱动”的生活习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而是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甚至整个省份的健康政策“量身定制”的参考书。
西安蓝田大寨村抽样现场
作为关中核心区的西安市,聚焦“城市健康密码”,覆盖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莲湖区、未央区、长安区、鄠邑区等15个县(区),样本量超3512例。
安康市汉阴县抽样现场
位于秦巴山区的安康市,突出“城乡差异与老年健康”,覆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等10个县(区),样本量达3311例。
延安市吴起县抽样现场
延安市作为革命老区代表,体现“红色基因与健身融合”,覆盖宝塔区、安塞区、吴起县等8个县(区),样本量超3737例。
国民体质监测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生活的新起点。关注健康不是“老来事”,而是“当下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
陕西省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已近尾声,但科学健身指导才刚刚起步,陕西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陕西省国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推出“运动处方库”,在社区、学校、企业推广建立“健康小屋”;同时联合更多体育、健康、教育、卫健等相关机构,加强对“体质监测”重要意义的推广,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成为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