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从“家”再出发-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7/ 09 17:32:28
来源:新华网

女足从“家”再出发

字体:

  新华社西安7月9日电(记者姚友明)1979年,西安铁一中学女子足球队正式宣告成立,这让西安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女足运动的城市之一。

  2025年7月8日,首届“让女足回家”全国女足精英交流赛在西安启幕,吸引了来自四川、山东、辽宁、陕西等省区市的16支球队参赛。在比赛期间举行的一场青少年女足发展座谈会上,中国女足名宿高红、前女足国家队主教练王海鸣、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主教练常卫魏等人侃侃而谈,为重振中国女足出谋划策。

  时光流转,中国女足从“家”再出发。

  回响

  20世纪70年代末,毕业于西安铁一中学的铁路子弟齐铁慧,干成了一件大事。痴迷于足球的他和几个伙伴一起,给当时的瑞典等驻华大使馆写信,求取女足的训练资料。

  “听说我要组建西安铁一中学女足校队,不少人抱有偏见,说足球是专属于男人的运动。”齐铁慧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多封信件石沉大海后,他终于收到了回复。很快,这支女足队伍就组建起来,成为我国最早组建的女足队伍之一。

  1984年,曾苦练过武术、乒乓球、篮球等多个项目的高红,在“女足热”席卷全国的时间节点,完成了从一名纺织女工到足球守门员的身份变换。

  20世纪90年代初,还在国家队打替补的高红选择去日本踢球。在那里,一名德国教练激发了她的雄心。

  “当时就下定了决心玩命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次训练,一次练到昏了过去,一次练到瘫软在地,最后是被男队员背回去的。”高红说。

  在昆明冬训期间,高红经常比其他队员提前起床一个小时,摸黑去加练。天还没亮,她却多次在训练场上碰见当时在北京队效力的范运杰等人。

  后来,正是以这些天亮前加练球员为班底的中国女足,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收获银牌,并在1999年女足世界杯上获得亚军,成为国人心目中的“铿锵玫瑰”。

 微光

  分析中国女足近年来在低谷中徘徊的原因,王海鸣说最根本的原因,与球员文化水平低、眼光短浅有关。

  “部分中国球员自律性有待提高,心理素质不够过硬。有次比赛前,我们队员的心率都超过140次/分钟了,她怎么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正常水平呢?”王海鸣说。

  资深足球记者陈永说:“过早专业化,极大消耗了孩子们对项目的热爱。我在大连调研发现,大连女足没有大连市区的孩子,都是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孩子,女足队员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竞争、缺乏有效的优胜劣汰机制。”

  今年,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夺得首届女足亚冠联赛冠军,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希望。常卫魏回忆说,在3月去日本与浦和红钻女足争夺四强资格前,各界都没想到武汉女足能在客场淘汰对手。

  “虽然我们纸面实力不如对手,但我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消解对手的优势。”常卫魏说,“比如我们一直打四后卫,那天临时变阵为五后卫。还有就是我们全队上下一心,对手根本没想到会跟我们打满120分钟,我们队员则在赛前做了充分的体能储备。”

 启程

  在一次与上级领导的谈话中,西安铁一中学校长庆群偶然发现了学校女足的辉煌历史。2022年,她决心在新建的陆港校区集中力量办女足。很快,西安铁一中学战胜了陕西省常年的女足霸主——留坝女足。作为本届“让女足回家”全国女足精英交流赛的办赛方之一,她和学校都盼望着能早日为职业队输送女足队员,为重振中国女足尽一份力。

  “想要通过校园足球为中国女足培养出精英球员,得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实现一体化,做好各年龄段的衔接。”济南历城二中足球教练员李金虎说,“历城二中刚开始组建高中队,后来组建初中队、小学队。现在,济南历城区成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有十余所初中组建了女足队伍。”

  如今扎根河北遵化培养青少年队员的王海鸣建议,基层教练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像父亲关心自己女儿那样去关心队员,既严格又平易近人。“训练要从无对抗到有对抗,从小场地到大场地,从人数少到人数多,不断重复使用正确的方法。”

  为了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高红建议,中国足球管理者可以允许女球员在14岁之前同时注册一支男队、一支女队。“与男队员一起训练,会让青少年女队员快速成长。”

  “同时,也可以效仿荷兰,让球队所有队员都必须在比赛中上场,让队员在16岁之前去试错、去体验,打遍包括门将在内的所有位置。”她说。

【纠错】 【责任编辑:杨喜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