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运作解决传统模式痛点、专业化团队养护提升作业效率、“购买服务”实现资金高效配置……近日,西安市公路局310国道(临潼段)市场化养护试点项目正式交接启动,标志着西安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6月29日,在试点路段310国道(临潼段)任留路口,道路日常清扫正在开展,锥形桶隔离出工作区,清扫车、洒水车作业后,工作人员正捡拾边坡垃圾,作业区域迎车方向,一名安全员正手摇警示旗,提示过往车辆通行安全,整个过程标准高效。
作为现场养护的负责人,白雄雄每天早上6点来到路段,开始当天的第一遍巡查,交接项目约有一周的时间,他已经十分熟悉路段情况,他介绍:“试点路段长有22.208公里,车流量大,巡查时主要看路面有没有坑槽这些病害,标识标牌是不是完善,有没有车辆事故,路段还有4处大桥,看桥梁有没有裂缝。”
“市场化养护是一个趋势,试点前曾分别前往广州、江苏、韩城等地学习了改革及养护经验。这一方式能够兼顾养护成本与质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养护效率,优化财政支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西安市公路局临潼公路段副段长杨光介绍,“传统模式在日常清扫方面也是机械和人工配合,但人员年龄结构都偏大,安全意识不强,也面临用工难的问题;路面小修保养方面,例如坑槽的修复,得按照规定,先报到局养护科,养护科再下单给养护中心,整个流程复杂,效率较低。”
这些“痛点”,可以通过市场化改革而解决。“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开展国省干线大中修养护工程,拥有一批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可以随时调配员工到一线,且更加年轻化,在大中修工程较少的11月至次年2月之间,也能使人力资源利用更加机动科学,达到双赢效果。”陕西三秦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栎阳拌合厂副经理胡学锋介绍,“小修保养则只向临潼公路段报备即可,试点路段距离拌合站较近,物料齐全,24小时即可完成修复。”
据悉,西安市公路局还针对防汛防滑保畅、极端天气等情况,制定完善应急养护预案。同时,对道路巡查频次、设施维修时限、绿化养护标准等任务进行细致划分,确保养护工作实现无缝衔接、高效运转。未来,西安市公路局将以310国道为示范样板,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力打造安全畅通、舒适美观的公路通行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交通保障。(记者 冯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