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宁陕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地理标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宁陕县城关镇青龙娅村村民正在分拣新鲜香菇。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好,种出来的香菇肉厚、味鲜,深受消费者喜爱。”陕西云外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华介绍道。于洪华的公司是一家食用菌农产品源头收购和生产企业,自2023年入驻县工业园区后,便一直从事香菇的初加工精选、包装分售及产品研发等工作。凭借着香菇的高品质,产品畅销全国多个省份,年销售额约1600万元。
经过专业检测,宁陕香菇多糖含量达到6.5%以上,远超国家标准,各批次香菇产品36项农残指标全部未检出,是实打实的绿色生态产品。
为充分发挥这一天然优势,宁陕县建立了标准化菌种培育基地,大力推广“工厂集中制袋+设施标准栽培”的种植模式,统一栽培管理标准,在充分保留香菇原始风味的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目前,全县栽培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1300万袋,年产鲜菇9000吨,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
随着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视,宁陕县联合科研机构制定了《宁陕香菇地方标准》,从菌种选择、种植环境、栽培技术到采摘、加工、包装,全流程进行规范。同时,全力打造“宁陕山珍”区域公用品牌,并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直播带货活动,全方位提升“宁陕香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宁陕县还建立了“协会+企业+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就能详细了解香菇的产地、种植户、生长过程等信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我们不能只卖香菇,还要把香菇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宁陕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副局长柯贤锋说。
为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持续完善香菇由“单一种植”到“三产联动”的跨越,宁陕县鼓励本土企业并引进多家深加工企业,开发出了香菇酱、香菇面等多种产品,延长了香菇的保质期,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除了开发新产品,宁陕县还推出了“菌棒领养”“菇棚体验”等旅游体验项目。如今,“宁陕香菇”不仅是质优的农产品,还成为了一条涵盖种植、加工、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的核心。
2025年4月,“宁陕香菇”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宁陕香菇”继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品牌认证。从秦岭深山的“生态馈赠”到全国市场的“金字招牌”,“宁陕香菇”的华丽蜕变,是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王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