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面对面》赋能 奏响和美乡村“蓝田实践”奋进强音-新华网
新华网 > 陕西 > 正文
2025 05/ 10 15:50:14
来源:新华网

《理论面对面》赋能 奏响和美乡村“蓝田实践”奋进强音

字体:

  5月9日,“时代强音”大型理论宣讲融媒体节目《理论面对面》走进陕西蓝田县专场活动举行。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各领域优秀宣讲员共同围绕“加速产业赋能,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案例分享、专家解读、情景演绎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蓝田县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蓝田县前卫镇镇长刘锐介绍了前卫镇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变化。昔日的前卫镇将军村是典型的传统关中村落。落后的基础设施与发展条件一度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面对挑战,前卫镇整合资源,对将军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造。

  “随着将军村的华丽蜕变,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这片充满希望的故土。”蓝田县前卫镇镇长刘锐表示,人才回流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也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海归青年、企业家返乡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驱动产业升级、优化治理体系、激活文化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活动现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于宁锴说,乡村振兴需立足地方实际,深入挖掘人才潜力,通过政策创新来打破城乡之间的壁垒,并借助文化赋能提升产业附加值,从而达成“人才兴则乡村兴”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西安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崔琰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精准施策,推动蓝田县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核心产业转型升级。

  崔琰表示,蓝田县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借鉴贵州修文县智慧农业成功经验,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准管理,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同时,探索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品牌高端化,推动特色农业从“小而散”向“专精特新”转变,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未来,蓝田县将继续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理论面对面》中分享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舒彧)

【纠错】 【责任编辑: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