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西安欧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四学生(右)向观众介绍视频广告设计项目作品。新华网 杨喜龙 摄
Z世代沉浸式互动投影墙的《绿动次元》、数字技术重构兵马俑冠饰科技表达的《秦风新意兵马俑三维立体设计》、唐三彩陶俑艺术特征转化为现代设计元素的《釉忆》……5月9日,在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上,202组独具匠心的毕业生设计作品,是专业学习成果答卷,更是一场数字时代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大设计专业399名毕业生作品202组,其中真题作品150组。参展学生们用影像、声音、代码与画面元素,借助前沿数字技术,重构传统文化,激活乡土记忆,在虚拟与现实交界处开辟新表达维度。此次展览作品依托紧密的校企合作网络,深度开展设计与社会服务项目,实现毕业创作真题率超 74.3%,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5月9日,杨成宇(右前)向参观的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秦风新意兵马俑三维立体设计》。新华网 杨喜龙 摄
今年23岁的杨成宇,是西安欧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四毕业生,作为西安人的他,从小对兵马俑情有独钟。在此次展览上,他和搭档一起设计的《秦风新意兵马俑三维立体设计》作品,吸引众多观众围观。
“我们的设计聚焦将军俑、立射俑及军吏俑的发饰再造,以数字技术重构历史冠饰的科技表达。以三维技术为桥梁,实现兵马俑从‘文物标本’到 ‘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杨成宇说,希望通过设计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兵马俑,传播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毕业生设计作品展涉及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为学校产学合作以社会文旅需求为导向,是真题真做。”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说,展览不光是毕业学生的作品展示,更能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生涯规划内容。
同期,《数智未来背景下的国际青年设计人才培养》《千年敦煌:艺术形态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解锁未来:EAaD毕业展有料开聊!》3场艺术讲座,为西安欧亚学院学子带来文化盛宴,扩宽艺术视野。(杨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