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岚皋县聚焦改善市容市貌,将民生工程作为发展的基石,推进城市提质,不仅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让百姓的幸福底色愈发明亮。
作为入岚第一道“关卡”,G541国道上渣土车往来频繁,曾一度是扬尘污染的“重灾区”。今年 3月初,县城管执法大队、县交管大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聚焦 G541国道、柑竹坝等扬尘易发路段,设立联合整治点,针对渣土运输车辆 “抛洒滴漏”“未密闭运输”等导致扬尘污染的突出问题,采取“教育处罚并重、源头路面同查”模式,并向企业及驾驶员提出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同步联动环卫保洁公司启动“执法+保洁”快速响应机制,增加洒水车巡回作业频次,及时清除残留渣土,形成“发现问题—执法查处—即时清洁”的闭环管理。
“以前渣土车呼啸而过,带起一片尘土,货架上的东西一天都要擦5次以上,现在经过层层把关,路面干净多了。”在G541国道蔡垭段经营便利店的李女士感慨道。
岚皋县兴隆街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现象严重,菜贩的竹筐以及横七竖八摆放的摩托车,将不足5米宽的路面挤成“羊肠小道”。为破解顽疾,今年3月17日开始,县城管部门启动“微更新”计划:划定标准化摊位和摩托车专用停车位,对流动摊贩细心耐心讲解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其进入市场经营。同时在占道经营多发点附近划定5处便民临时摊点,设置标识牌和临时摊点管理规定,就近引导零散的游商游贩集中成片经营。目前,已累计规范各类市场10余个,纠治临时占道摊点72处。
此外,位于县城东坡社区的农机站家属楼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功能配套不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改造迫在眉睫。今年2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并于近期竣工。改造前,工作人员深入小区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居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居民对小区改造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现在小区道路平整了,环境也变美了,我们住得越来越舒心了,这次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的心坎上。”68岁的居民田祥顺满脸笑容地说。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时,岚皋县秉持着“内外兼修”的原则,不仅注重对小区外露“面子”的改造,更着眼于惠民“里子”的提升。聚焦屋面防水、内外墙修缮以及雨污分流管网等关键方面,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还同步完善了消防、照明等相关设施,着力提升小区绿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90个老旧小区完成“蝶变”升级,改造建筑面积约28万㎡,惠及2339户居民。(邵欢 胡兴建 张兴森)